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mgrjob愛讀書》:能力的正確認知

(整理自「打造將才基因」,天下文化, 聯強集團總裁 杜書伍 著)

(一) 過度依賴優勢,忽視能力培養:優勢是幫助人突破障礙的利器,但是過度依賴優勢會產生「自以為很強」的假象,因此優勢只是當作單點突破,是起步的籌碼,並不是能力。想要維持領先,就要靠長時間去培養多種能力才會扎實有效,假若只是依賴優勢並沒有經歷思考->嘗試錯誤->體認的歷程,學不到建構能力的方法,久了就會被有實力者遠遠拋在後面。因此若你擁有先天優勢,反而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過度依賴它,在遭遇困難時要認知是培養能力的機會。主管也要注意勿被員工的「表象的優勢」所誤導,遇到類似員工要特別注意其內在的實力,才能正確的識人。

(二) 資訊過多,讓人膚淺:目前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但是若是未充分理解、消化、吸收,只是略讀,很容易感覺混淆與困惑。當收到資訊時,個人應該要先界定優先順序分為「核心資訊」、「輔助資訊」、「其他資訊」。再來,資訊的吸收「寧可精不要多」,當前一個資訊未充分消化吸收切勿再接收下一個資訊。只要經過多次練習,開始也許因為求扎實而不夠快速,但是長久下來就會練就大量消化資訊的能力。

(三) 聰明人不易務實:聰明人因為自身學習力快容易把事情看得太簡單,會把他人看得很笨然後流露出不耐煩輕蔑的態度。聰明人的優勢來自邏輯推理能力比人強,然而「靜態的邏輯推理力強」與「動態的實務運作」之間卻是有很大的鴻溝,動態的實務有太多的變動因素需要花費時間去「務實地親身體驗」,這是「靜態假設外在不變」的邏輯推理所無法體驗的。所以想要務實的聰明人應該要建立提醒機制,當學習新知時,自己出現「我懂了」的念頭要提醒自己「事情應該沒那麼簡單」,讓自己刻意延長實務練習時間,直到體會扎實感並改善不自覺偏重邏輯推理的習慣,才能不斷提昇能力高度。

(四) 老鳥也會墜機:人往往因為熟悉產生自信而輕忽,組織內的老鳥很容易產生此盲點。當主管招募「資深新人」時,要小心此類員工容易對工作侃侃而談好像很了解工作內容,然而他只是針對過去的認知在說明而不是以新環境認知來說,所以將來很可能會以過去經驗來做事,容易出現認知差異而扭曲。因熟悉而輕忽的現象也很容易出現在公司內資深員工身上,所以個人要刻意培養自己做「新舊差異比較」的習慣,細心體會各種細微差異,主管也要求經驗資深的員工提出「差異報告」,觀察他們是否能夠抓住新職務的特質才不會讓員工陷入此盲點而不自知。

(五) 知識與常識:常識是多數人都擁有的,而知識卻是少數人懂得的,能夠運作的公司都擁有該行的常識,但是只有少數公司具有的知識可以產生其公司的競爭差異。光靠常識的人應付一般運作即可,但是針對每一次應用可能遇到的細微不同卻不見得能精準拿捏,若無法獲得專業知識的精髓,公司很容易就訓練一位新人把舊人取代掉。現今資訊傳播發達,少數人或公司寡佔某知識的時間隨之縮短,個人很難去獨立創造新知,因此找到好團體,融入團體在集體激盪下更能加速汲取知識,進而創造新知並維持個人優勢;公司更要不斷產出新知識才能維持競爭優勢,同時要創造不斷創造新知的企業環境與文化。

(六) 能力的內涵:能力內涵包含「專業知識」「執行能力」與「學習能力」三方面。執行能力要牽涉到「人」,所以對人的行為模式與心理特質認知很重要;而學習能力是專業知識與執行力是否能精進的關鍵,也是個人能力的基礎源頭,不過持續反省檢討也是個人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個人唯有同時具備此三者,能力才能真正提升。

(七) 能力養成的五等級:一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反映的能力高低分為:不會、會、熟、精、通等五個階段,在學習過程從「不會」到「通」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每一等級的提升都有更多不同的條件要具備而非隨時間的進展技能自然提升,所以欲往高一層去精進所花費的時間就越長,因此耐心與動力,還有自己是否清楚認知到此能力提升的過程與所需條件等,都會影響其能力可以提升到哪個等級。

(八) 學習能力:學習能力為其他能力之基礎,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透過好的學習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率,學習新知有三種方法:「拆解法」、「併整法」及「前兩者混合法」。「拆解法」是將整套知識分拆為子系統,理解子系統的意涵與關聯性,再細分下去充分了解即能透徹了解整體事物;「併整法」指由搜集資料開始,隨著資料累積再嘗試推斷事情的全貌;「前兩者混合法」是指掌握事物的1/2或2/3的樣貌後,即跳脫個別部份思維網上提升到全體的層次,再透過推論,以top-down的方式重新拆解架構其組成系統,對整體的掌握度即可提升到不同層次。以上三種方法運用的熟練度就決定了能力的高度。

(九) 學習與應用:一個公司一定是員工好、部門才會好,部門好、公司才會好,所以重點在員工要怎麼好。員工要好必須透過不斷地與無所不在的學習,將廣度拉大且不受限於課堂,學用合一才能效果加倍。就像做湯圓一樣,一般人都是將自己的本科系當核心,再逐步融入相關知識使能力由核心向外擴大,之後再漸次擴及其他相關事務,能力隨之增長。再來是學習「聯結」經驗,將你聽到的與看到的資訊,和腦裡的資料庫相印證,它們就結合了,當聯結越多學習效果越好。然後再來要學習「轉換與模擬」,當洞悉一個事件的本質與方法之後,遇到同性質的事務就可以類推來擴大學習效果。「應用」是要從資料庫去找你要的知識,去判斷解決問題,所以主題是問題而非知識本身,設學到知識要去用卻找不到主題就本末倒置。

(十) 系統習慣的養成:「系統習慣」指的是當面臨一項事物能先掌握整體再進入分析組成部件及其關聯性,再由個別部件向下拆解分析更小的部件,整個掌握事物的結構與層次,才能透徹了解內涵。假如日常表達都能以系統方式來表達,很容易讓聽者了解,也有助於建立個人的系統性思考模式與分析習慣。個人可以強化下咧三種表達:1)是top-down的結構方式,如:為呈現層次表達,合計應放在報表最上方 2)養成畫流程圖或結構圖的習慣 3)建立個人的工作控管表用於追蹤控管。「系統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根源,若能在公司內部形成系統表達的習慣,對每位員工的能力提升將有非常大的效益。

(十一)連結閱讀才能學以致用:當閱讀時心知被充分理解只是做到第一個層次的閱讀,知識消化吸收的第二個層次,是要將新知確實扣連到大腦既有的細胞團,未來被提取的機率變高,知識就能被用出價值。兩者要扣連就是一邊讀一邊思考「這個跟職場有什麼關係?」,同時還要深入思考「連結的邏輯是什麼?」,當原來的認知出現深化就是新知與既有認知產生連結,新知一旦找到依歸,將來被提取的機會也變高,這過程就叫「連結閱讀」。而要將閱讀效益極大化,還要提升到第三個層次,就是重組一個更有條理的思考架構來涵蓋所有相關訊息,那麼就會產生全新的認知。既然職場是大家最在意的,建議大家以職場為唯一連結標的,一可加速知是被利用,二來加速對職場的了解,因而有讓自己獲得豐厚報償。

(十二)整合閱讀才能提升整合能力:閱讀若是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所得到的也只是片段罷了,所以要完整了解一個主題要採「一次讀多篇文章」,並重新以一邏輯組織起來形成有層次的成套知識。這個動作包含「提列重點、歸納分類」「找出矛盾、充分釐清」「找出各類概括名詞」「理順邏輯」等,演練整合閱讀有事培養整合能力,整合能力可以應用在各範疇,這也是高階領導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本文同步發佈於http://www.facebook.com/pages/jing-li-ren-lie-cai-wang/1566916048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